一、制冷系统的三种“堵塞”故障:

关于制冷系统的堵塞,通常我们可以分为冰堵、脏堵(又称污堵)和油堵三大类。其中脏堵和油堵又分为堵死和微堵两类。


二、制冷系统堵塞原因分析:

堵塞原因:

冰堵:由于系统中的水分超过允许值;

脏堵:过量的杂质,比如制冷设备制造时系统内残存赃物,管道内金属氧化物脱落,分子筛或硅胶粉末,维修过程中不慎进入的赃物等,堵塞管路或管路受压变形(坏堵);

油堵:冷冻油充注过多和变质积存于管路弯道、管径较小处或冷冻油在毛细管处受冷变粘或使用时间过长使管道内壁粘附冷冻油过多(油堵)造成系统堵塞。

三、故障现象及堵塞类别的辨别:

共性特征:冷凝器不热或不够热,蒸发器不结霜或局部结霜,无制冷剂流动的气流声或声小,低压压力偏低或呈负压状态,而高压偏高(与制冷剂不足的区别所在);工作电流比正常值小。

个性特征: 

A、冰堵:出现“间歇反复性制冷或周期性不制冷”现象。

B、脏堵、坏堵、油堵:与冰堵不同,不会有“间歇反复性制冷”现象,一旦堵塞便不能制冷或制冷效果差。

判断脏堵还是油堵的方法:在用毛细管节流的系统中,靠近干燥过滤器0.5cm处将毛细管切断。

01、若没有制冷剂喷出,则将干燥过滤器另一端切开,仍无制冷剂喷出,则是制冷剂全泄漏了;

02、若毛细管切开后喷出的制冷剂中夹杂有较多的冷冻油,则是毛细管处油堵。

03、若有制冷剂喷出,则油不多,可断定毛细管处发生脏堵故障。

在用膨胀阀节流的系统中,先回收制冷剂后,取下膨胀阀入口处的滤网和电磁阀,用汽油清洗干燥后装复,同时更换干燥过滤器,试机如正常,则为脏堵;如仍然堵塞则为油堵或坏堵。


油堵的部位一般在管路弯曲的下沉处和低温低压的管路(蒸发器等部位)。而坏堵的部位一般在过滤器、电磁阀、毛细管、膨胀阀及管路死弯和受压变形处,一般堵塞部位会有结霜或结露现象。 

C微堵:蒸发器结满霜的时间较长或结不满霜,冷凝器、干燥过滤器和压缩机比正常温度偏高,工作电流偏大,能制冷,但效果差。

 

不同堵塞的区别特征:

01、干燥过滤器堵塞的特有特征:毛细管出现凝露或结霜,这是由于过滤器起到了节流作用,而毛细管则相当于蒸发器—吸热而凝露。

02、冷剂有空气与冷剂过多的重要区别特征:

a、高压管和冷凝器上部十分烫手,下部就明显不热。

b、毛细管出口处有时出现结冰珠。

c、蒸发器出现周期性结霜。

d、在制冷系统运行时,接在高压侧的高压表指针左右摇摆振幅略大不稳定;同吋压力表指针摆动较快,并且摆动与活塞运动频率相同。

e、外机振动较正常机大,因空气不可压缩。有以上症壮则可判断为糸统内有空气。

 

四、排除方法


1)冰堵: 

A、加热抽空法(也称排气烘烤法):

在对系统抽真空的同时,对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蒸发器等部件加热升温,最好用24L/秒的真空泵进行抽空,这样抽空的效果比较好,抽空的时间一般为4小时左右。 


B、氟氮气冲吹法(也称氟氮气脱水法):

系统抽空后,给系统充入一定压力的制冷剂或干燥的氮气,然后启动压缩机510分钟,再将系统内已吸收了部分水分的氟或氮气放出,如此反复两、三次便可排除水分。


C、二次干燥过滤器吸水法:

在常规的干燥过滤器与毛细管连接中,将毛细管的出液端蒸发器入口端焊开拔出,再插入添加的另一个干燥过滤器的入口端并焊好,然后将干燥过滤器的出口端焊接到蒸发器的入口端。

这样比常规单一干燥过滤器的吸水效果好,能完全消除冰堵故障。但可能会对原系统低压侧的压力稍有影响,因此只能在大修或更换内漏蒸发器有必要采用。如果因增加了干燥过滤器造成低压侧的压力有所下降,影响了制冷效果,则可以适当缩短毛细管长度来消除影响。


2)脏堵:

脏堵多发生在毛细管(或膨胀阀)、干燥过滤器、出液阀等部位。干燥过滤器堵塞后应更换。膨胀阀堵塞可拆卸清洗。毛细管如更换不便时,可用压力约为1MPa的氮气冲吹,氮气应从制冷剂走向相反的方向冲吹(即从回气管端进入,再从冷凝器出口或从毛细管放出。在冲吹过程中,应用手按住排气口时放时堵,以增加对毛细管的冲力。


3)油堵:

先焊开管路,用中性焰火烘烤各焊接处,分别将低压吸气管、工艺管及干燥过滤器的焊口烤化后拔下。然后启动压缩机,再用低温火焰烘烤高压排气管和冷凝器(从连接压缩机端开始)利用压缩机排出的高压气体,将被烤化成汽化的冷冻油气排出,直到除尽冷凝器中残存的油为此。蒸发器的油堵,可将蒸发器连同低压高及毛细管一起拆出,再将低压管与氮气瓶连接起来,用压力氮气一边冲吹一边烘烤低压管、蒸发器及毛细管,便可将残存其中的油冲洗干净。

如蒸发器不能拆下,也可将靠压缩机端的低压管焊下,启动压缩机,同时用手堵住低压管口,待感觉堵不住时突然分开手,使油随气体一起排出,如此反复喷射几次即可。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